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狂犬病早期症状:狂犬病可以在人体潜伏很多年,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狂犬病早期症状:狂犬病可以在人体潜伏很多年,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携带狂犬病毒?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8-22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首先要注意的是狂犬病早期症状,实际上狂犬病真正的潜伏期并没有那么长。现在有据可查的所谓在体内潜伏了二十年,十几年的病例,都是个例,而且完全缺乏足够的临床依据。

大部分的猫狗狂犬病早期症状,如果真的感染了狂犬病发病,大多数在一周左右就会死亡,这个病,对猫狗来说,如果发病的话,也同样是致命的。所以,现在世卫组织出台了“十日观察法”,是指被可疑的疯动物(狗或猫等)咬伤、抓伤后,将动物系留观察十天(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需要先注射疫苗再观察),如果动物在十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证实动物不携带狂犬病病毒,则可以停止注射剩下的疫苗。

当然狂犬病早期症状,这个不代表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后,就不打狂犬病疫苗,而是能把涉事的猫或狗抓住的情况下,边打疫苗,边观察。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进行了系统的防疫工作的猫或狗,一般也是不会有携带狂犬病的问题的,这个也可以不打疫苗狂犬病早期症状。

怎么看自己有没有得狂犬病?

你好,我是重症医生康骏朋,我们医院每年收治几十例狂犬病,目前确诊的狂犬病,没有救活一例狂犬病早期症状!这也是世界难题。

也经常有被误诊的,原本不是狂犬病,被误诊狂犬病,最后治愈出院的。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是不是狂犬病,有几个条件:1、 近期是不是被狗咬伤,咬伤时有出血,伤口深度,范围大小等?

2、 咬伤后,伤口没有及时清洗,消毒?

3、 没有及时打狂犬疫苗。

4、 咬伤的部位(头、面、颈、上肢、手、躯干、后背、大腿、小腿、足),位置距离大脑距离远近,比如要在手上,比要在腿上,潜伏期更短。如果咬在脸上,几天就会发病。

5、 咬伤后有没有临床症状。

常见的狂犬病临床表现:1.前驱期或侵袭期,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刺激神经元所致,持续2~4日。

2.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本期持续1~3日。

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者见水、饮水、听流水声甚至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或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时尚可引起全身疼痛性抽搐。3.麻痹期,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的等,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6日左右,偶见超过10日者。此外,尚有已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或“静型”,也称哑狂犬病,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病程长达10日,最终因呼吸肌麻痹与延髓性麻痹而死亡。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以前,大部分医院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狂犬病,主要通过咬伤史,以及临床表现来诊断。我们医院可以通过采集病人体液(唾液、血液)、毛囊等来做核酸检测,可以诊断狂犬病。

狂犬病到底会不会学狗叫?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患者并不会学狗叫。狂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恐水症,故狂犬病又称恐水病。

狂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2~8周,多数在3个月以内,1年以上的病例罕见,最长潜伏期病例是6年。初期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喉部有发紧感,进入兴奋期可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最后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典型病例的临床过程分为3期:

1、前驱期或侵袭期:持续2~4日,多数患者有低热、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

2、兴奋期:持续1~3日,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排尿困难等。

3、麻痹期:持续6~18小时,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迟缓性瘫痪。此外,尚有以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