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资讯 > 狗狗医疗 >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高加索犬 为什么东欧、外高加索被俄罗斯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后院?

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高加索犬 为什么东欧、外高加索被俄罗斯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后院?

编辑:sqxzgg 时间:2021-11-22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这要从俄罗斯的领土扩张说起俄罗斯高加索。俄罗斯诞生于东欧平原,周围缺乏可靠的地理凭仗,因此天然存在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必须通过领土扩张、扩大战略纵深来缓解。因此,俄国人能够从东欧平原向四面扩张,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帝国。换言之,俄罗斯对周边领土的占领,本质上是在拓展战略空间。当然,这种领土拓展在后来也增加了经济和政治驱动因素,例如对皮毛资源的追求、对霸权的追逐(英俄在欧亚大陆开展了长达百年的大博弈)。

但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是,无论沙俄帝国、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其最核心的领土是东欧部分以及西伯利亚南部沿线的俄罗斯人聚居区俄罗斯高加索。也只有这些土地统治成本最低、汲取经济资源更容易。而无论在沙俄时代还是苏联时代,外高加索、中亚都是非俄罗斯族占多数的地区,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等与东斯拉夫人差距较大,统治也相对不那么稳定。那么这些地区,在整个国家的角色,第一位的是战略屏障,第二位是资源产地。也就是说,历史上无论外高加索还是中亚,其首要角色是地缘政治上的,而不是经济和文化意义上的。它们的国防价值比经济价值要重要得多。

东欧地区(俄属波兰、波罗的海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文化、宗教、血缘上与俄罗斯族更为接近俄罗斯高加索。在沙俄时代,东欧部分的经济和文化一度领先于俄罗斯。但是,这些地区也一直对俄罗斯存在离心倾向,确切地说,这些地区的民众从心理上看不起俄罗斯。他们认为自己是欧洲文明的一分子,而俄罗斯人只是半开化民族,并且掺杂了亚洲的文明基因。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解体会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开始,而中亚国家迟至最后一刻才同意独立。在沙俄和苏联时代,东欧地区经济发达,但是它们也在相当程度上扮演了抵御西方先进文化渗透,以及在关键时刻扮演地缘政治缓冲区的角色(例如,纳粹攻占波兰的同时,斯大林命令苏军向西挺进,建立东方战线)。

总之,无论经济文化先进、血缘文化与俄罗斯更接近的东欧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种族和宗教与俄罗斯更疏远的外高加索和中亚,他们都属于历史上的“被征服地区”,首先扮演的是地缘政治/文化/安全屏障的角色俄罗斯高加索。这种角色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

俄罗斯在独立之后俄罗斯高加索,一度将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其实是继承了苏联的战略思维。但是在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已经大大萎缩之后,俄罗斯将势力范围收缩至前苏联空间(东欧、外高加索、中亚),相当于回到了历史的起点。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普京频频出击,也让人们以为俄罗斯要重新回到19世纪的强权政治轨道。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外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就军事地理而言,真是一个比一个惨。

首先,领土面积最大的阿塞拜疆,在1990年~1993年间和亚美尼亚打仗,由于亚美尼亚有俄军支持,阿塞拜疆不但几乎丢光了南部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连带附近大片地区也失守了。纳-卡州4400平方公里,这场战争,阿塞拜疆失去了约10400平方公里领土,南部战略重镇阿格达姆丢失,连同纳-卡附近接伊朗边境的几个城市也丢失了。失去了南部大片地区,若俄亚联手,阿塞拜疆在军事地理上几乎无险可守。

再说第二大国格鲁吉亚,2004年虽然幸运收复了靠近土耳其的阿扎尔自治州,但在2008年想收复北部战略重地南奥塞梯自治州,招致俄军强势介入,把格鲁吉亚打残,不但南奥塞梯彻底完全丢失,连在阿布哈兹的最后一块地方也失去了,格鲁吉亚波季和哥里地区也被迫划为非军事区,只准驻警察部队。若俄军再犯,从南奥和阿布出击,格军抵抗不了一天。

又再说亚美尼亚,一个山区小国,人民多依靠去俄罗斯打工为生,如果得不到俄罗斯保护,对亚美尼亚恨之入骨的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分分钟把它撕成碎片,叫你占纳-卡。

就军事地理而言,外高加索三国真是一个比一个惨。

外高加索三国信奉什么宗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阿塞拜疆:绝大多数居民信伊斯兰教,什叶派占85%,经历突厥民族主义和苏联无神论的洗礼,阿塞拜疆已是世俗国家,当地人对宗教远不及伊朗执著,甚至不及土耳其。阿塞拜疆文化又是土耳其和波斯两种文化的混合体,苏联时代70年又为它增添了俄罗斯元素,而伊斯兰元素依然顽强地体现在建筑、艺术、音乐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公元3世纪起在伊朗萨珊王朝版图,7—10世纪阿拉伯人统治该区域并传入伊斯兰教。11—13世纪,阿塞拜疆族形成,该地被突厥人和蒙古人占领。16世纪,尊崇十二伊玛目的伊朗萨非王朝统治该地,什叶派穆斯林自此主导该区域和伊朗全境,在此期间,以逊尼派保护者自居的奥斯曼与波斯萨非王朝激烈争夺,结果奥斯曼控制小亚细亚,波斯掌握阿塞拜疆。19世纪初,沙俄从北高加索南下,与波斯交战10多年,于1813、1828年分割阿塞拜疆,俄国吞并北阿塞拜疆。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大批非穆斯林(包括亚美尼亚人)迁居该地,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为后来的民族冲突埋下伏笔。19世纪末,巴库成为当地最大的工业中心,经过俄苏近200年的经营,巴库融合波斯、突厥和欧洲斯拉夫三种文化风格,巴库旧城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亚美尼亚:公元301—330年,当地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建立,从那时起,宗教,归于东正教的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或称亚美尼亚正教),一直担负着延续国家和民族传统、并将世界各地亚美尼亚人统一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此外,扩展的大家族网络,悠久深厚的文学艺术传统,对故乡的眷恋等,共同构成亚美尼亚文化的鲜明特征。亚美尼亚语为官方语言,它是印欧语系中一种有文字的古老语言,公元4、5世纪之交由知名教士始创36个字母(后增添2个)沿用至今,绝大多数居民笃信东正教。

公元前16世纪,亚美尼亚人的祖先生活在位于南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北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2—前1世纪,当地出现统一强盛的大亚美尼亚。公元4世纪,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建立。地处欧亚要冲的小国,终究要承受大国的征服与洗礼,在亚美尼亚留下足迹的有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罗马、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突厥、蒙古鞑靼。16—18世纪,它被波斯和奥斯曼瓜分为东西两部分。1828年,波斯将东亚美尼亚割让给俄国。

格鲁吉亚:84%的居民信奉东正教(称格鲁吉亚正教会,与俄罗斯东正教有区别),穆斯林近10%,亚美尼亚基督教徒约占4%,再有罗马天主教徒、犹太社团和新教徒等。

高加索地区历史悠久,有史学家认其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格鲁吉亚建国史远早于俄罗斯。公元前6世纪,当地出现奴隶制王国。此后,古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均有染指。公元6世纪起,具有自己语言和文字、相同信仰的格鲁吉亚民族逐步形成,它包括不少支系。在整个中世纪,该地区多为割据的封建公国和王国,7—10世纪阿拉伯人控制该地。公元1184—1213年塔玛拉女皇时期,该国艺术与科学繁荣鼎盛。13—14世纪,蒙古人入侵并统治该地。15—17世纪初以多个公国、王国形式存在。16—18世纪,该地因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争夺而四分五裂。1763年成为俄罗斯保护国,1801年起,格鲁吉亚以东、西两部分先后被纳入沙俄版图。

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格鲁吉亚历史漫长而未现统一国家,民族早成但未能统领其他族群,既是最早皈依基督教(4世纪中叶)的民族之一,又包容穆斯林(奥塞梯人、阿扎尔人等),在周边强邻面前既周旋又反抗,身在亚洲心向欧洲却难以走出俄罗斯的巨大背影。

阅读:

狗狗医疗